高压电缆故障及隐患监测方案
城市电网结构不断扩张,高压电缆已成为输电系统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。电缆一旦发生故障,往往会导致大面积停电、重大经济损失,甚至带来安全事故。传统巡检方式主要依赖人工红外测温、抽检式绝缘测试,无法对电缆故障进行实时预警,也难以及时定位问题点。因此,建设一套 高压电缆故障及隐患在线监测系统,实现“可视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”监测十分必要。
一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
本方案采用 “传感器 + 采集终端 + 北斗授时 + 边缘计算 + 云平台 + 智能分析” 架构,实现全链路监测。
1. 前端传感器层
部署于电缆沟、电缆井、电缆接头、终端等关键节点,包括:
局部放电(TEV/超声/光纤)传感器:采集局放幅值、脉冲序列、相位图谱。
电缆护层电流传感器:监测护层故障、电流异常情况。
电缆温度传感器(光纤 DTS / 无线温度):实时监控电缆运行温度及热点。
电缆沟环境传感器:水浸、烟感、可燃气体、温湿度。
倾角/形变量传感器:监测电缆沟变形、盖板位移等外力破坏风险。
2. 采集与传输层
北斗授时型采集终端:提供高精度时间同步,用于局放定位与事件回溯。
无线/有线通信:4G/5G、LoRa、自组网、以太网,根据现场条件灵活选配。
边缘计算网关:本地分析局放模式、消除干扰信号,减少传输压力。
3. 后端监控平台
平台具备以下核心功能:
实时数据可视化(温度曲线、局放谱图、护层电流趋势)
故障智能告警与推送(短信、APP、微信、调度大屏)
电缆通道 GIS 地图关联展示
故障定位(TDOA、局放波形分析、温度梯度定位)
运行状态评分、趋势分析、寿命预测
巡检工单自动派发与闭环管理
二、监测内容与技术原理
1. 局部放电监测(核心)
局放是电缆早期绝缘退化的最关键特征,本方案采用多模式传感器综合判断:
TEV 高频电压传感器:识别电缆附件内部放电
超声传感器:检测空气击穿、外部放电
UHF 传感器:对金属封闭环境效果好
光纤光栅传感器:抗干扰性能强,可用于隧道长距离监测
结合北斗授时的相位图谱分析,可精准判断局放类型:
悬浮电位引发放电
电缆接头半导电层缺陷
界面气隙放电
绝缘受潮碳化放电
系统自动识别局放等级 L1-L4,并形成风险预判报告。
2. 电缆温度与热点监测
电缆发热异常是绝缘击穿的重要前兆。
采用 分布式光纤温度 DTS 或无线测温点:
实时监测整体温度趋势
能识别“负荷过载/接头发热/环境积水导致散热差”等问题
若温升超过阈值,系统会自动推送“热点预警”。
3. 电缆护层电流监测
护层电流异常可反映:
电缆外护层损坏
护层接地系统故障
金属套层环流异常
施工损伤
系统通过对比三相护层电流差值,自动判断隐患。
4. 电缆通道环境监测
针对电缆沟、隧道、井道常见隐患:
水浸:水位到达设定值立即报警
烟雾:识别电缆冒烟、燃烧前兆
可燃气体:预警中毒或爆炸风险
通道倾斜与变形:判断外力破坏
可联动排水泵,实现“无人值守通道自动化”。
三、监测系统功能亮点
1. 故障快速定位(精度可达±5m)
结合局放波形、传播时间差(TDOA)、温度梯度可实现精准定位,提高抢修效率 70% 以上。
2. AI 智能诊断系统
通过数万条局放样本训练模型,实现自动判断:
绝缘树枝化发展
接头界面碳化
局放类型识别
源端判别与风险等级评估
诊断准确率可达 92% 以上。
3. 电缆全寿命周期管理
每天生成健康度指数(0-100分),结合历史趋势自动预测未来 30-180 天的风险变化。
4. 多平台联动可视化
调度大屏
手机 APP
Web 端
微信小程序
随时随地掌握电缆运行状态。
四、系统拓扑示意(文字版)
传感器层(局放、温度、水浸、护层电流) │ ├── 采集器(北斗授时) │ ├── 边缘计算网关 │ 无线/有线网络 │ 云端监测平台(AI分析 + GIS + 告警 + 报表) │ 用户端(PC/APP/调度大屏)
五、安装部署方案
1. 适用场景
城市地下电缆隧道
电缆沟、电缆井
220kV/110kV 电缆线路
电厂、变电站电缆线路
工矿企业大功率供电线路
2. 部署方式
关键节点布点式:接头、终端、交叉互联点重点布设
长距离布设:采用分布式光纤温度 + 多点局放
电缆沟环境:每 50~80 米一组传感器
地铁、电厂环境:采用加强型防水防爆模块
六、告警策略
1. 阈值告警
温度 >85℃
局放幅值>15pC
护层电流不平衡度 >20%
水位 >5cm
2. 趋势告警
AI 分析过去 7/30/90 天变化趋势,提前预测风险。
3. 联动告警
可绑定排水泵、风机、警示灯,自动启停。
七、系统价值
提前6个月发现绝缘隐患,减少突发停电事故。
大幅提升抢修效率,从“找故障”转向“精准定位”。
降低运维成本30%以上,减少人工巡检频次。
提升供电可靠性(SAIDI/SAIFI),适用于电网公司指标考核。
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,形成电缆数字化资产管理体系。
高压电缆故障及隐患监测系统不仅是提升电力运维效率的关键手段,更是未来智能电网的“神经网络感知系统”。通过先进的传感器、边缘计算及 AI 智能诊断技术,系统可帮助运维人员提前发现隐患、快速定位故障,实现电缆线路的全链路数字化、可视化管理,为城市供电安全保驾护航。



